中药冬虫夏草商品学研究
近几年,随着中国大陆市场经济的走俏,也带着中药药材市场悄然声息的的一路上涨。各地均开始出现中药热、高方热等情况,像石斛、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也应运而生成为各个商家争相炒作的对象,物价高抬不下,有洛阳纸贵之嫌。因此,我们如何辨别真伪,选购药材,成为了我们医学专业学生当务之急所要学习的。如何辨别冬虫夏草真伪:来源冬虫夏草(学名:Cordycepssi
e
sis),又名中华虫草。冬虫夏草是我国临床常用的名贵中药,来源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BerkSacc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实体的复合体。1药材产地主要产于中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肃和贵州等省及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产销情况据悉,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冬虫夏草总产量基本维持在每年100吨左右。其中,西藏约占总产量的50,青海约占40,四川和甘肃等地约占10。近年来随着国内需求及出口量的增加,我国的冬虫夏草产量已上升到每年200吨左右,青海冬虫夏草产量更是急剧上升,占到全国总量的70左右。2另,在2011年12月26日召开的西藏自治区经济工作会上,西藏自治区公布了2011年西
f藏的虫草产量为45万公斤,价值30亿元的数据而作为冬虫夏草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80第一大省青海省,据当地农业部门的统计,仅仅西宁市勤奋巷冬虫夏草交易市场每年的成交金额就会高达100亿元人民币。然而,虫草蝙蝠蛾主要生长于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草甸地带,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像这种“霉菌侵袭幼虫”的现象,在自然界其实是“小概率”事件,而只有特定的“菌”感染特定的“幼虫”并生长出来的草才具有特定的药用价值。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以及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野生的虫草也越来越少,出现“草比金贵”,“一公斤虫草抵一辆宝马”的报道就不足为奇。目前,冬虫夏草的售价已经宠超过黄金的售价,可谓药比金贵,但其中真假又委实难辨。采收67月子实体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集,晒至67成干,除去似纤维状附着物及杂志,晒干或低温烘干。商品特征药材分虫体和子座两部分。虫体长455cm粗约05cm;表面黄色至黄棕色,背面有2030个环纹,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腹部有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较明显),尾部1对;体轻,质略松而硬脆,易折断,断面白色,微有弹性,可见有黑褐色“V”字形的裂隙。子座单一,从虫体的头部长出,长47cm,头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