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是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之一。2.德育的途径就是通过教学,做到教书育人。2.错误。理由:教学仅仅是德育的一个途径,德育还有许多途径。3.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3.错误。理由:夸美纽斯对
f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莫斯。4.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建立管理机制。4.错误。理由: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应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管理机制。5.智育就是知识教育。5.错误。理由:智育不等同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只是智育的一个方面。6.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6.正确。理由: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可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7.单独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效果最好。7.错误。理由:单独孤立地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有效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应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8.技能是一种本能行为。8.错误。理由:技能是在后天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而不是通过遗传得来的。9.惩罚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措施,体罚作为一种惩罚措施也可适当运用。9.错误。理由惩罚不等于体罚,必须严格避免体罚。10.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是绝对的,不可因人而异。10.错误。理由:二者是相对的,同样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对甲可能属于常规性的,对乙可能就是创造性的。三、简答题共6道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1.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2.1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
f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3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4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
3.简述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3.1产生新的课程方案。2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3合目的性。4合科学性。5合发展性。
4.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4.有效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有: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2提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