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的家庭指导
神经内科201012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饮食,水和药物的方法。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而不能由口进食,鼻饲是供应患者营养和热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促进患者康复和维持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病人住院期间的鼻饲是由医院护士操作,当病人出院后其家属可以通过指导,练习学会鼻饲的操作方法。因此,做好鼻饲患者的家庭指导是神经内科患者健康宣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常用鼻饲饮食及量常用鼻饲饮食包括混合奶和匀浆饮食。可以是医院营养科配方的匀浆液混合奶,
也可有外购的各种营养成品,或者由家属自行配制。混合奶的可用食品包括:牛奶、豆浆、熟鸡蛋、浓米汤、肉汤、蔗糖、植物油、食盐等。匀浆饮食的可用食品包括: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鸡蛋、鱼、虾、鸡肉、瘦肉、猪肝、蔬菜、油、盐等。
鼻饲病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而平淡,以后逐渐增多。昏迷或较长时间未进食者,第一、二天以不含脂肪的米汤等为主,每次50100毫升,4小时喂一次,如无特殊不适,从第3天开始,即可进食匀浆膳。长期进食匀浆膳的病人,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250毫升,每日6~7次,每日总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
一般健康成人日需热量为11001300千卡。鼻饲患者进食要根据自身情况定量。身体强壮、短期鼻饲的患者可控制日进食1000千卡;年老体衰、妇女、儿童及长期鼻饲的患者,进食量适当少些,可控制在500800千卡;能自行活动的患者进食可适当多些。具体定量需参照热量表根据患者情况和医护人员,营养师意见决定。
配制要求:①食谱配制应结合病情,根据不同症状及合并症,给与不同配方,高热、呼吸道感染、意识障碍、伤口愈合、感染等,都需要优质蛋白质及热量增补。钠、钾、氯、水份,应根据脑水肿及电解质的平衡情况来决定。②鼻饲营养液要细软无渣滓,配制好后用铜丝箩过箩,以避免堵塞鼻饲管。③严格留意操作卫生,所有器具(量杯、漏斗、锅、盆和瓶),必需洗净消毒再用,并留意手的保洁,防止细菌感染。④各种奶配制后,不得直接在火上加热,应用热水保温法加热,以免将混合奶凝聚成块,混合奶配制好后,热时不要加盖,待凉后再盖瓶盖放入冰箱,否则易酸败。⑤如加酸性果汁或维生素C粉剂,必需临灌时再加,以免将混合奶沉淀。二.鼻饲饮食的温度鼻饲饮食的温度应在38-40度左右,不可过热或过冷。太热刺激食道及胃粘膜导致损伤,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