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质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使周围已有建筑物、市政设施、地下管线等不受损伤、少受干扰,必须对基坑工程全过程进行系统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掌握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受力水平及周围建筑物的动态(沉降或倾斜),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做到信息指导施工,对可能出现的工程隐患及时预报以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患于未然。421、监测内容基坑施工监测包括周边环境监测、支护结构监测、土体变形监测,槽底回弹监测,以及包括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本工程基坑监测内容如下:①护坡桩水平位移;②护坡桩倾斜程度;③沉降观测(包括基坑土体和建筑物沉降);④基坑槽底回弹观测;⑤降水观测;422、观测方法1)、沉降观测
f采用精密的水准仪进行量测。主要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点直接设置在被观测对象(如土体坡面、建筑物)的特征点上,并在远离基坑或稳定的位置设置基准点。观测点应布置在具有特征点的地方。2)、水平位移观测采用精密电子经纬仪进行量测。采用轴线投影法在两个稳定的基准点之间连线为基准线,量测差值和累计位移量。观测点直接布置在支护桩顶、土坡坡顶。3)、肉眼巡检由于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条件的改变、基坑边堆载的变化、施工用水不适当排放、管道渗露以及气候条件的改变,还有工程隐患如地面裂缝、支护结构的失稳、临近建筑物裂缝等都可在巡检工作中及时发现,因此巡检是十分重要和很有必要的,应由有经验的工程师按期进行巡检,巡检工作应列入观测计划,按期进行,并保持记录。4、观测精度沉降观测中,水准仪i角≤±10″,每测站基辅读数高差≤03mm,水准路线闭合差≤±03(
)12。423、观测点设置1)、测距点在距基坑20~30米相对稳定地方(如基坑四周的原有建筑物)沿基坑边线延长方向设置,共设置4个,并用水泥桩固定;2)、护坡桩水平位移观测点在土钉墙适当上布设,测点间距810米,点位用水泥钉固定;3)、护坡桩倾斜观测在已开挖后的土钉墙及桩上下各设一点,间距10~15米,用水泥钉固定;5)、土体沉降观测标志在基坑内侧沿基坑高度5~6米分层设置,水平间距20~
f30米,用水准仪进行观测。对周边建筑的观测应设在建筑物的特征点上,如角部等。424、观测频度及成果分析1)、观测频度(1)、采用方向法进行观测,从基坑开挖开始观测,主基坑回填为止结束,土方开挖期间、降水期间和特殊天气后,要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