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其计算方法如下
跨中集中荷载lz=a5hy2hR
梁端支反力
lz=a25hya1
a集中荷载沿梁跨度方向的支承长度,对吊车轮压可取为50mm;
hy自梁承载的边缘到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距离;hR轨道的高度,计算处无轨道时hR=0;a1梁端到支座板外边缘的距离,按实际取,但不得大于25hy。腹板的计算高度h0按下列规定采用:轧制型钢梁为腹板在与上、下翼缘相交接处两内弧起点间的距离;焊接组合
梁,为腹板高度;铆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组合梁,为上、下翼缘与腹板连接
的铆钉(或高强度螺栓)线间最近距离。
当计算不能满足式(56)时,在固定集中荷载处,应设置支承加劲肋予以
加强,并对支承加劲肋进行计算。对移动集中荷载,则应加大腹板厚度。
(4)折算应力
在组合梁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当同时受有较大的正应力σ、剪应力τ和
局部压应力σc时,或同时受有较大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时(如连续梁的支座处或梁的翼缘截面改变处等),应按下式验算该处的折算应力
2
2c
c
32
1f
(57)
式中:c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同一点上的弯曲正应力、剪应力和局部
压应力。按式(55)计算,c按式(56)计算,按下式计算
MyI
x
(58)
fI
x净截面惯性矩;y计算点至中和轴的距离;
c均以拉应力为正值,压应力为负值;
1折算应力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当c异号时,取1=12;当
c同号或c=0取1=11。实际工程中只是梁的某一截面处腹板边缘的折算应力达到承载力极限,几种
应力皆以较大值在同一处出现的概率很小,故将强度设计值乘以1予以提高。
当、c异号时,其塑性变形能力比、c同号时大,因此1值可取得更大些。2.梁的刚度梁的刚度验算即为梁的挠度验算。按下式验算梁的刚度
vv
(59)
式中:v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梁的最大挠度;v梁的容许挠度值,《规范》根据实践经验规定的容许挠度值。
梁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1.如图1所示一根简支梁长lm,梁的自重为q1;钢材的等级与规格(ffv),Ix,W
x,IxSx,tw均为已知。梁上作用恒荷载,荷载密度为q2,荷载分项系数为12,截面塑性发展系数为x105,y120。试验算此梁的正应力及支座处剪应力。
q
图1
解:(1)计算作用在梁上的总弯矩计算梁自重产生的弯矩为:
fM1
18
yq1l2
外荷载在跨中产生的最大弯矩为:
总弯矩为:
M2
18
y
q2
l
2
MxM1M2
(2)验算弯曲正应力:
MxfxW
x
(3)验算支座处最大剪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