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中学教(学)案
总课时:学科:时间课题历史2016年12月年级:2日七第12周执教人:第2课时课型新授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识记张骞通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通过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
教学目标
全面地认识和思考的能力。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为报效祖国,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意识。
教学重点
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张骞通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教学教师活动
设
计学生活动
f一、情景导入你知道古代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吗?他们非常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当时罗马男女贵族的时尚。许多罗马的商人,纷纷贩运中国的丝绸。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当时中国的丝绸,是怎样运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又是怎样形成的?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他当时为什么要到西域去?为什么只需一年半载的路程他却用了二十多年?中国与欧洲远隔重洋,在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等工具,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中国和欧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带着这许多问题让我们来学习本课吧!提醒学生用表格的方法梳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知识从任务、出发时间、结果、成效等方面归纳,让学生学会制表,掌握制表的基本方法。张骞通西域1.西域的概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任务和结果、意义是什么?西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任务出发时公元前138年间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结果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始了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互通有无,促进交流公元前119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好关系第二次出使西域发展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用表格的方法梳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知识
f人想与汉朝交往的愿望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我们应学习他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最终完成使命的坚强意志等。知识模块二丝绸之路3.依照课本地图和相关知识,写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