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NaBr和KI溶液【答案】D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与鉴别及物质的制备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C项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步骤。5.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图1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与非金属性一致,非金属性O>N>Si,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NH3>SiH4,A正确;B、氢元素可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如H2O等,也可以与某些金属生成离子化合物如NaH等,B正确;C、不能用氢化物的酸性来验证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采用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来验证,C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知识判断,各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2、10、18、”(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f36、54、86、118,所以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D正确。故选C。考点: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名师点睛】熟练应用元素周期律是准确解题的核心。A、C两项元素的非金属性可以用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互置换能力等来判断。B项则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判断,可以根据组成元素来判断。6.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
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第一阶段,在30℃和50℃两者之间选择反应温度,选50℃C.第二阶段,NiCO4分解率较低D.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生成NiCO44v生成CO【答案】B【解析】
考点: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平衡常数【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平衡状态的判定、平衡常数等。落实考试大纲修订思路,考查学科的必备知识和方法。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有两个依据,一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二是“变量”不变。注意D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容易粗心导致出错。
第Ⅱ卷
本卷共4题,共64分。7.(14分)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