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4.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5.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1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16.洛克“白板说”: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学前与小学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4类型多样化。5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0世纪后的教育: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10.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人力资本理论:指人所拥有的诸多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2.教育资本储藏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测定,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6.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可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教育观念的转变:1能力比知识更重要。2教学形式个别化。3培养目标更关注个性发展。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力量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