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创新微专题四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
1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B
22016临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B升温可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C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D40℃时将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两者都变为不饱和溶液32016成都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1℃时a表示乙的饱和溶液C甲溶液从t2℃降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Dt2℃时将甲、乙15克分别加入100克水中均能完全溶解4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C
AXYZBZYXCYZXDXYZ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f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6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72016盐城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Bt1℃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加入少量乙不能再溶解Ct1℃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8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92016枣庄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C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度g
碳酸钠
122
218
397
496
A20℃时将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
溶液
fB2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