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论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
作者:铁钎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05期
信息化社会带领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有效的应用。实验教学是学生探索科学,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各国都非常重视学校实验建设。我国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一直加大在此方面的投入,许多一线教师也开始对实验教学管理加以研究。
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的科学均属于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思维方法以及科学文化的和谐统一。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中小学理科课程是与社会发展有着最密切联系的科学,由于教学和认识事物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因而实验在理科教育中的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应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理科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活动。其基本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探索创新是科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评价的重要方面。理科教育的目标是探索创新,虽然在理科教育中,学生学习的都是已知的结论,但并非是像容器那样去简单地容纳知识,而是主动参与获取知识。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科学利用学科课程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与其他资源,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相应的实验教学手段,去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让其意识到学习是一种极其有趣、充满生机的探索发展活动。
二、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
理科教育的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因此在理科教育中必须具有探索创新的意识,必须体现理科的实践性。明确理科教育的任务,不仅是搜集整理已有的素材,更重要的是探索未知规律。传统的学科式理科教育在内容上是封闭的,它主要从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出发,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密性;强调科学知识的学习,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把一些科学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人类对科学认识的历史痕迹几乎被擦拭净尽,科学家们曲折顽强而又闪烁着智慧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过程被公式和逻辑的面纱遮盖无余。事实上学生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作为研究结果的结论性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能力。离开引向研究结果的发展本身去把握结果,实际上是等于没有结果。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并不一定是某一种定律的汇集,也不是某些各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