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主要精神解读与热点、难点探析胡瑞文研究员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总体战略调研组组长关键词:主要精神解读热点难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于2010年2月28号正式出台,这次《纲要》制定工作前后历时一年半,汇集诸多专家,我有幸参与其中的调研和起草工作。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希望将《纲要》文本起草过程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介绍给大家。
一、文本的制定过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制定《纲要》作为本届政府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纲要》的制定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领导小组组长,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共有教育部、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人事与社会保障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部等14个部委级单位参与了《纲要》的制定工作。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兼任工作小组组长,教育部长担任工作小组副组长,《纲要》的起草工作由刘延东同志代表领导小组主管。十四个部委的副部长担任工作小组成员。温总理对《纲要》的起草自始至终非常关心,他说: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不是财富,而是人才,是全民的素质、知识、能力和道德;《纲要》既要反映国家的意志决心、战略眼光和思路,又要让人民看到希望,增强对中国教育的信心。《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是全国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本届政府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总理在《纲要》启动前后分别开过多次座谈会,仅在征求意见稿定稿以前的1月底到2月初期间,就在中南海召开了5个座谈会,每个座谈会都长达4个小时,这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总理说:这次规划写的好坏,就看我们能不能解放思想。《纲要》要写好和改好,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解放思想要贯彻《纲要》制定修改的整个过程。回顾中国教育三十年的改革发展历程,有两个历史性文件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是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小平同志亲自推动的。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中国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小平同志在会上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要有人才和科技的保障,因此要马上着手制定教育和科技两个决定。半年多以后党中央就发布了1985年的《决定》《决定》中提出了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