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十篇湖心亭看雪练习题
三十、2016南开中学一模阅读《湖心亭看雪》一文,完成1~4题。15分《湖心亭看雪》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是日更定矣这,这样.2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4客此客居.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一个“独”字,写出了张岱虽有舟子为伴,但不愿与之为伍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B作者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依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作者对故国的怀念。C“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通过听觉写大雪,一个“绝”字,传递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D结尾一个“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点明主题,表现作者钟情山水,痴迷自然的独特个性。4【解析】A项中的“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达了
f的情怀,也可看出周围人对作者不理解、不愿与作者为伍,为下文写奇遇埋下伏笔。故选A项。有人称赞本文描绘雪景的词语“一”运用妙绝,可谓“一字而境界出”,请具体赏析。4分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②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里“上下一白”之“一”字,是描绘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描绘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此真可谓是“一字而境界出”矣。【解析】此题要紧紧抓住“一”字来分析,“上下一白”的“一”主要从大处来写;而“一痕”“一点”“一芥”的“一”,则是从小处来说。注意这里的描绘所涉及的角度和侧面,就能够分析出此字的妙处。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