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来求取各种负荷计算方法的权重系数,以此提高工厂的负荷计算准确度。在对此进行建模之前,首先需要介绍几个定义。
定义一:残差、方差和协方差的计算。对于企业的一个已投入运行的新工厂,设为历史时间段内的年最大负荷取值;在工厂投入运营之前用户完成负荷报装时,需要采用m种方法对该工厂进行计算负荷预估计,其中第i种方法的预估计值为,则该方法的残差为:i12…mt12…
3方差(残差平方和)为:i12…m4这2种负荷计算方法的协方差为:ij12…m5定义二:可信度及综合计算模型。假设存在一组权重为i12…m该值的大小表示各负荷计算方法在综合模型中的可信度,并且其满足下列关系式:6i12…m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集合,构成了综合计算模型,该模型为:7根据上面的定义,当综合预估计值大于x,并且历史年中的最大
f负荷xt的方差值达到最小时,可以对各种方法的权重系数进行求解,这就被称作为最优可信度。
在用户对企业中的配电变压器容量执行报装时,所针对的大部分都还是新的并且没有投入运行的工厂,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想使用前面所做的研究从而获得比较准确的负荷计算结果,这时可以采用类比的原则的。
类比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原有的资料分析新工厂的用电负荷性质及增长模式,然后找到与其类型相似的并且已投入运行的供电系统,通过对前面的建模进行分析并且求出各种方法的最优可信度,最后将这些已经求出来的最优可信度使用到那些新的需要进行报装容量的工厂中。
该模型的具体求解过程为:(1)对于新报装的工厂通过采用类比法,不难找出和它相似的已经投入运行的工厂,通过利用当时的负荷报装资料,对这些已经投入运行的工厂,采用上述3种方法对其进行负荷计算;(2)输入这些已投入运行工厂中历年时段的年最大负荷值;(3)根据公式3、4、5分别计算在各个时段中的残差、方差和协方差;(4)根据公式7建立综合最优负荷计算模型,该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方差最小的方程;(5)利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来对模型中的最优可信度进行求解;(6)同理,采用上述的3种方法来预估算新工厂的计算负荷,
f并将公式4中所求解出来的最优可信度代入公式7,最终得出结果。3实例研究某市一班制的电器开关制造企业从2005年开始就已经投入生产
了,该厂的用电设备容量共有3143kw,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对该企业的计算负荷的作预估计。表1为该企业从2005年到2010年各年的年最大负荷量,表2为四种计算方法的预估计值和预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