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
怎样的班集体才是孩子们真正喜欢的班级?怎样让孩子们收获未来幸福的人生来到一鸣中学11年,当了十年的班主任,我一直苦苦寻思。今天很庆幸能有机会说说我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几点反思。反思一:关于严格有序的班级管理曾经,特别羡慕魏书生那严格有序的班级管理,也特别欣赏他作为班主任的那份潇洒自由。为此,我也很希望学生能依据班纪班规约束自己的言行,从此一劳永逸。每期开学初,我都精心制定《班规》,最多时长达七页,从“一日常规”到“干部职责”,从“小组竞赛”,到“责任承包”的量化式管理;确定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班训;唱响了“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班级口号,力争创造“人人有进步,个个能发展”的班级氛围。我当时的目的是希望这一系列规定能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变其为自主行为。为了实施这些制度,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曾创下了学生蜂拥而至到我班达85人的纪录,2010年我带的255班夺得全县初中毕业会考综合成绩第一,创下了全县前30名一个班达13人的记录。曾经我也为自己的遥控式量化管理所取得的那些成绩而沾沾自喜。可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班级管理,在看似完美无缺的规定下,在看似井然有序的教室里,其实一切都感觉那么硬梆梆的,学生们会为了不被干部记名硬撑着疼痛的肚子而不去厕所,午休醒了即使脖子酸疼还假装睡着一动也不动,有时因为忘穿校服而受到同学们的指责会难受一天,为了完成一篇广播稿,他们不惜耽误上课听讲等等。其实,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有的孩子粗心、多动、精力过盛;有的孩子叛逆内向,动作迟缓,有些虽不太会写文章但可能会弹琴,会画画。但他们却常常因为不能遵守某些规定而被贴上落后的标签,甚至受到其他孩子的疏远。规定是冰冷的,从小就让这些学生遵守这些数不尽的规定,他们的生活该是多么无趣啊!又怎能让他们爱上学习,喜欢老师呢?学生除了学习还得快乐地生活,如果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遵守所谓的规定,去追求那种整齐划一的完美表象而让学生失去快乐的少年时代,甚至以太多的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某些心灵及行为自由,从小就让他们在所谓的规定面前低头,也许以后他们只能成为墨守成规却没有任何创造力和反抗力的良民,这样的结果却并非是我所想看到的,更不是我愿意创造的。于是,我制定的那些看似完美无缺的自我管理系统在我执行数年后就慢慢,慢慢自我否定了。可是,为了校园的平安、稳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