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明确要求,到2020
f年中国生育率要从2015年的1.6回升到18的水平,年均自然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摘编自《中国正陷入人口危机》,腾讯网2018年2月)
材料四:2015年7月底,联合国人口署发布《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预计中国人口到本世纪末将回落到1004亿。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目前中国人口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总量依然超过适度人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只有165,已经处于严重少子化状态,大大低于世界27的平均水平,65岁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伴随人口危机论争议的,还有我国“人口红利”是否消失了的判断。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贡献率高达27。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不可避免下滑。坊间甚互有观点认为,人口增长率过快下滑、人口结构过快少子化和老年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扬宜勇并不赞成上述观点,在他看来,那是在低层次竞争上看人口红利,但是中国经济要上新台阶,从中低档次的产业往中高档次的产业功能迈进,就得放弃人口红利,创造人才红利,即不在乎人口的数量多少,而在乎人能不能干。中国要创造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向中央强调的人才强国战略方向迈进。
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7期)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抢人大战”中,多个城市争抢的大多是高端、高素质的各类人才,这些城市“抢人”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当前面临的人口质量、人口结构问题。B.根据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大概可以推测同时期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例如东北三省2016年人口出生率排名全国倒数,相应的当地近几年经济持续低迷。C.中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占比越来越高,专家认为,中国当前的人口问题是总量超过适度人口的问题,但主要还是人口结构的问题。D.基于对低生育率带来的人口问题的管控等原因,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对全国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提出了要求。
9.在“人口红利”的论争中,蔡防、杨宜勇两位专家有什么共识?各地“人才争夺战”是否是对“人口红利”的认同?请结合材料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