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安全操作证(焊工)上岗。22气焊气割作业人员应戴防尘(电焊尘)口罩穿帆布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手套,上衣不应扎在裤子里。口袋应有遮盖,脚面应有鞋罩,以免焊接时被烧伤。23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氧气瓶、乙炔气瓶、减压器、压力表、橡胶管及焊割工具上,严禁沾染油脂。24焊接作业前,清除现场10m范围内油料、木材、草料等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的易燃易爆物品,并做好危险源辨识和防火防爆、防烧伤烫伤的安全措施。25在焊接中禁止将带有油迹的衣服、手套或其他沾有油脂的工具、物品与氧气瓶软管及接头相接触。26可燃气体(乙炔)的橡胶软管如在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或着火时,应首先将焊枪的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先采取措施停止供气。27乙炔和氧气管在工作中应防止沾上油脂或触及金属溶液。禁止把乙炔及氧气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不应将重的或热的物体压在软管上,也不准将软管
2
f放在运输通道上,不准把软管和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28焊枪在点火前,应检查其连接处的严密性及其嘴子有无堵塞现象,禁止在着火的情况下疏通气焊嘴。29氧气阀门只准使用专门扳手开启,不准使用凿子、锤子开启。乙炔阀门应用特殊的键开启。210焊枪点火时,应先开氧气门,再开乙炔气门,立即点火,然后再调整火焰。熄火时与此操作相反,即先关乙炔气门,再关氧气门,以免回火。211点火时,焊枪口不准对人。212由于焊嘴过热堵塞而发生回火或多次呜爆时,应迅速先将乙炔气门关闭,再关闭氧气门,然后将焊嘴浸入冷水中。213焊工不准将正在燃烧中的焊枪放下;如有必要时,应先将火焰熄灭。214不准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的设备上或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215在厂区、仓库、油库、高压室、配电室、电缆沟、注油设备附近等易燃易爆区的焊割作业必须到相关单位办理许可手续和动火工作票,备有一定的消防器材,并设围屏,防止金属熔渣飞溅引起火灾爆炸。216在沟道或井下进行工作时,必须在周围设置遮栏和警示标志。工作现场不应少于2人,地面上应有一人担任监护。进入沟道或井下的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使用安全带,安全带的绳子应绑在地面牢固物体上,由监护人进行监视。如果工作人员需要撤离,沟道、井坑、孔洞的盖板和安全设施必须恢复,或在其周围设置临时围栏并装设照明等显著标志。217在高处进行焊接工作,必须系好安全带或装设围栏,焊件周围下方应装设围栏并有专人监护。禁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