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社会调查等;语文可以有社会交际、朗读、参观、访问、故事会、演讲比赛、办手抄报等;数学可以有计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测量、设计制作等;英语可以有唱英语歌曲、简单英语会话、编演英语小品等;科学可以有实验操作、实地参观、科学实验、社会调查、科技制作等;音乐可以有唱歌、乐器演奏、打节奏或进行指挥、欣赏乐曲等;美术可以有作画、雕刻、
f捏橡皮泥、名画欣赏、写生等;体育主要是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也包括基本技能的过关测试。综合实践能力的检测,主要通过过程、情景观察、能力展示等形式进行,各项评价结果均以等次形式呈现。
四、评价方法和要求(一)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要求,在提供相关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确定自评等级。2、学生互评。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本人陈述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维度要求,确定互评等级。3、班级评价。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实际资料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二)评价要求1、评价次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如实填写,不得敷衍应付。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终结评价为主,一般在学年末进行。2、评价结果。从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恰当等级,以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等次呈现。综合素质自我评价,分别对照综合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给出等次,在综合六项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得出总评等次。实践环节科任教师评价,由教师根据相关课程学段的实践目标,结合学生实践能力,依次分科目给出等次。班级总体评价,以星级形式呈现,班级
f评价小组综合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等,在适当的星级栏内打“∨”。
3、学校评价。采取概括性的描述性评语,客观填写评定意见。五、评价保障措施1、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成立由校长、教师组成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小组。主要职责是:确定学校评定方案,制定评定程序;成立班级评定小组,组织本校评定工作,处理评定过程中的分歧,对评定结果进行认定;公布综合素质评定的相关信息等。2、学校要建立评价制度,实行诚信评价,校长要参与综合表现纪录审核、综合素质评价、人员资格审核,并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复查,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