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重点理解);四看值(定量图像中有关数值的大小)。);五看法(“先拐先平数值大”和“定一议二”“勒夏特列原理”等原则)。
1.A2.(1)A;(2)40%;(3)2A=B+3C.3.C4、B5、AD6、C
二、化学平衡图象常见题型
1、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
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AB)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A、B或G、H进行可逆反应:aA(气)bB(气)gG(气)hH(气)△HQkJmol,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在虚线所示部位改变温度(T)或压强对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影响(t表示时间),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开始时充入G和Hab<ghC、开始时充入G和Hab>gh
Q<0Q>0
B、开始时充入G和Hab<ghD、开始时充入A和Bab>gh
Q>0Q>0
3、在容器相同的五个容器中,分别充入同量的N2和H2,在不同温度下任其反应:N2+3H2
2NH3,
分别在同时刻测得其中NH3的体积百分比,连成如下图所示曲线,不正确的叙述是(C)。
A、放热反应B、E、F二点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H、I二点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G、H、I三点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4、如图,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O2g
2NO2(g)(正反应为吸热)中NO的体积分数与T
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4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C)
A、a
B、b
C、c
D、d
2
f5、已知反应mA(g)
B(g)
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A、正反应吸热m
xyB、正反应吸热,m
xyC、正反应放热m
xyD、正反应放热,m
xy
xC(g)yD(g),A的转化率RA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
6、如下图所示,反应2SO2(g)O2g
2SO3(g);△H0,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压强(p1p2)下
达到平衡,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φ(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C)
7、下图表示:x气y气2Z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变化过程中物质的浓度反应的时间变化关系.图
中t2→t3秒间的曲线变化是由于下列哪种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B)
A、增大了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加了x和y的浓度D、使用了催化剂
8、图1表示mA(g)+nB(g)pC(g)+q(g)
△HQ,在不
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的关系;图2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v正
=v逆)后t时刻改变影响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