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水:(1)物理指标:水温、色度、臭味、固体含量及泡沫(2)化学指标:①无机物指标:酸碱度、氮、磷、无机盐类及重金属离子②有机物指标:BOD、COD、TOD、TOC2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3COD: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CO与HO所消耗的氧量。4TOD: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5TOC:指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6为什么用BOD:由于有机物的生化过程延续时间很长,而5d的生化需氧量约占总碳氧化需氧量的7080;20d以后的生化反应过程速度趋于平缓。在工程实用,20d时间太长,故用5d生化需氧量BOD作为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综合浓度指标。7CODCr和CODM
:(1)CODCr:用重铬酸钾氧化,重铬酸钾氧化能力极强,可以比较完全地氧化水中各种性质的有机物。所以常用CODCr。(2)CODM
: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8可生化性评价:(1)BODCOD比值,一般大于03,可采用生化处理法(2)改善方法: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通过混凝;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通过厌氧化变成小分子有机物1水体污染:排人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使水体固有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2水体自净:(1)定义:污染物随污水排人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化学的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或总量减少,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状的现象(2)机理:①物理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稀释、混合、沉淀与挥发,使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②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合成、吸附凝聚属物理化学作用等过程,使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及浓度降低,但总量不减③生物化学净化作用:水体中的污染物通过水生生物特别是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其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有机物无机化,有害物无害化,浓度降低,总量减少。3氧垂曲线:(1)定义:有机物排入河流后,被水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污水排入后,溶解氧曲线呈悬索状下垂(2)功能:①用于分析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动态,推求河流的自净过程及其环境容量,进而确定可排人河流的有机物最大限量②推算确定最大缺氧点即氧垂点的位置及到达时间,并依此制定河流水体防护措施。4环境容量: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所能接受的最大允许污染物的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