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本人今天说课的题目为《“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说教材,说学情及学法,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多媒体的运用。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本课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该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该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更深的理解。(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本课主要介绍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及早期的儒学、道家和法家三方面的内容。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主要思想流派和主要代表。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2)识记孔子的思想核心、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和孟子“仁政”和“性本善”思想,理解荀子的性恶论。能分析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总结儒家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及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3)识记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理解老子的道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2、过程和方法分析图文资料;概括归纳知识,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联系现实;历史比较和问题探究。3、情感目标“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境界。(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难点
f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二、说学生及学情一般而言,高中学生的思想活跃,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还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在本课内容的学习上,虽然学生已经学过中国古代历史,对“百家争鸣”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影响有一定了解,但学生对“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思想流派以及形成的原因了解还不够全面。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能在这个基础进行分析、运用和综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说教学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首先是讲解法,讲解课本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顺本课的基本思路。其次是比较法,针对不同思想流派的思想观点进行比较,从而加强对这些观点的记忆和理解。再次是史料教学法,一方面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也可向学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