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干扰社会的健康发展。这说明A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C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fD世界观决定价值观16、下列新闻标题中属于价值判断是A.美国加速印钞给全球经济带来风险B.温家宝总理在辽宁调研考察C.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汽车、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D.中纪委监察部处理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主要负责人17、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发出通报指出,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公司案将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务部依法作出禁止此项收购的决定。这说明A.法律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础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D.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就不同18、塑料袋的发明在一百多年前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但现在却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表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A.社会历史性特征B.实践性特征C.阶级性特征D.稳定性特征19、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的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的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C.两种评价都受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D.价值判断有阶级性,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地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20、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事,人们是不会干的。这就是A.价值观的形成和自我实现B.价值观所起的导向作用C.价值观的客观评价标准D.价值观的时代性和阶级性2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是①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②人的价值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决定了人的价值的高低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看精神贡献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22、2009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张绪老人二十多年如一日把学习党的理论、践行党的理论当做一个共产党员的终生使命,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把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党、奉献给祖国、奉献给人民。他的事迹说明①每个人经过奋斗都可以为社会作贡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