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抗炎作用最强,并有抗过敏作用的药物。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可以改善病人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低发作的频率和程度,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哮喘时糖皮质激素有全身用药和吸入给药两种给药方式。全身给药易引起较多的严重不良反应。吸入给药在气道内可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充分发挥局部抗炎作用,并可避免或减少全身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吸入剂型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炎性平喘药。三、过敏平喘药本类药物包括炎症细胞膜稳定剂,如色甘酸钠,奈多罗米钠以及H1受体阻断剂如酮替芬,白三烯药阻断药半胱氨酰白三烯等;通过抑制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和对抑制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性发挥抗过敏作用和轻度的抗炎作用。其平喘作用起效较慢,不宜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哮喘的发作。42第二节镇咳药TOP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具有促进呼吸道的痰液和异物排出,保持呼吸道清洁与通畅的作用。在应用镇咳药前,应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剧烈无痰的咳嗽,例如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咳嗽或者经对因治疗后咳嗽未见减轻者,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防止原发疾病的发展,避免剧烈咳嗽引起的并发症,应该采用镇咳药物进行治疗。若咳嗽伴有咳痰困难,则应使用祛痰药,慎用镇咳药,否则积痰
2
f排不出,易继发感染,并且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目前常用的镇咳药,根据其作用机制分为两类:①中枢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②外周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中任何一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有些药物兼有中枢和外周两种作用。43第三节祛痰药TOP祛痰药包括刺激性祛痰药和黏液溶解剂。前者口服后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反射性促进支气管腺体分泌,稀释痰液使易于排出;后者使痰液中黏液分解或黏度下降,使易于排出。
3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