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5.教师总结: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走合作之路成为势在必行的道路。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1.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提示: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2.图片展示:
农民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3.提出问题:看图片,读课本,说说对农业改造的结果是怎样的。提示: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4.教师指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也是引导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5.引导学生思考:手工业改造的结果如何?提示: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6.教师讲述: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私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目标导学二:公私合营一对工商业的改造1.教师讲述:党和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是不同的,这不仅表现在态度上,也表现在方式上,而且还有伟大的创举。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25页的内容和下面的材料,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进行探讨。2.史料解读:材料一: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陈云在人大上的发言材料二: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位资本家的肺腑之言
f材料三:
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3.读课本和材料分组探讨:1国家何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方式是什么?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何时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在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提示:11954年。公私合营。21956年初。3赎买政策。4.教师过渡:看课本第25页下面的左图,从图中我们可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