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物,又意在揭露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下的俄国的黑暗的现实生活,
f而且正像作者在小说结尾强调的:“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的压抑、沉闷的生活是产生别里科夫的温床,只要生活本身不改变,别里科夫这种“装在套子的人”,这种变态的精神现象和变态性格还会存在下去,这时,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本身,还能有别的出路吗?4写作手法1讽刺幽默作者用夸张、对比的手法塑造别里科夫的形象。作品开头对别里科夫的外貌和行为习惯的描写,就很夸张。生活中很少见到像他一样把自己装在裹得如此之严的服装套子里的人,甚至“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于是作品中的别里科夫就令人发笑。别里科夫辖制整个中学甚至全城用的不是武力,而是“唉声叹气”“垂头,丧气”,用的是“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方法太简单,收效的范围广大、时间持久,这又是作者有意夸张,令人可笑的别里科夫在这里变得可恶了。最后别里科夫摔了一跤,“从此再也没有起过床”,一摔而至于死,夸张的手法直逼人物虚弱、不堪一击的内心,别里科夫可悲。对比也俯拾皆是。如胆小的别里科夫所去的偏偏是个“挤满了人的学校”“跟我并排走,路,对他那么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来说,显然也是苦事;辛酸的别里科夫恋爱的对象偏是满心喜悦、青春洋溢的姑娘,他要去阻止柯瓦连科,偏偏人家是个毫无畏惧的小伙子,别里科夫的个性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形成鲜明的反差,造成极强的讽刺效果。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有助于主题的表达,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讽刺和幽默的色彩。2细节描写如用“穿上雨鞋,带着雨伞……”来写个性,用“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等个性化的语言刻划他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有助于具体、深入地塑造人物形象。【思考与练习】一、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别里科夫这个形象的认识。二、根据课文,结合现实写作文──《我眼中的别里科夫》要求:1观点要明确,要能进行深入的剖析。2不少于700字。思考题提示1别里科夫的胆小谨慎不能孤立地看,要与他对人处事的态度结合起来。2别里科夫的婚事是展示他个性的具体情节,应把握住。3别里科夫之死令人高兴,因为他是现存秩序的化身,他是套中人,对别人而言,他就是套子。【资料窗】作者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879年在莫斯科大学医学系学习,1884年毕业后行医,行医时广泛接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