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愉快时的心理变化与反映过程。
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惊叹它的神秘效果。达芬奇在这里极为审慎地使用了他发明的“明暗溅隐法”我们称之为面部表情的东西主要来自两个地方嘴角和眼角。因此达芬奇有意识地让它们模糊使它们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之中。使蒙娜丽莎的表情似乎总叫我们捉摸不定。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幅画还能看出两侧不大相称。在背景梦幻般的风景中这一点表现得最为明显左边的地平线似乎比右边的地平线低得多。于是当我们注视画面左边时这位女人看起来比我们注视画面右边时要高一些或者挺拔些。而她的面部好象也随着这种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因为面部的两侧也不大相称。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对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不能仅仅从肖像被画得生动逼真上面去考虑更重要的是达芬奇在这幅画里体现了他先进的艺术思想即以科学的精神去观察自然的态度和作品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9、《田横五百士》油画198×335CM192830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年江苏宜兴人。1917年游学日本1919年赴法国师从达仰继入徐梁学院及巴黎国立美术学院。1927年归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嗣后又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应邀赴欧举办《中国近代绘画展》。1942年于磐溪创建中国美术学院。1946年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徐悲鸿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力主写实主义的绘画观点反对当时守旧摹古
f的画风开拓了绘画的新局面。
《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取材于秦代末年齐国旧王族田横不肯屈身于刘邦而起兵抗衡最终失败自刎的故事。画面描绘田横正拱手辞别部下时的器宇轩昂的英雄气概和他的属下悲愤激越的情绪表现了历史上悲壮的一幕颇有戏剧性。它不仅歌颂了田横等威武不屈的气节而且通过历史人物故事的再现折射出徐悲鸿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和对民族精神的颂扬。在色彩处理上田横身穿暗红紫袍与穿黄袍的壮士在强烈对比中突出于画面其他人物的服装与蓝天、黄土、浓荫均统一于浓重的蓝灰色调中形成了沉郁、悲怆的交响效果。此画面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为早期中国油画中的巨制画家在动乱的年代选此历史题材作画有其深刻的寓意。
10、《拿破伦一世加冕》油画931×610CM18051807巴黎卢浮宫藏达维特法国
达维特JacquesLouisDavid1748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