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作者:黄鉴辉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7期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提出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不良学习习惯原因分析家庭方面的原因:由于我校属于乡镇中心小学,学生家庭环境与城市学生有很大不同。集中表现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低下,家庭教育理念不够先进,家长文化程度低,对教育不够重视,留守儿童众多,隔代抚养现象普遍等。尤其作为隔代抚养的祖父母,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慢慢发展为不良的习惯,如学习不努力、不肯吃苦、懒惰、作业不完成、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觉得家庭中没有温暖,从而使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的诱惑。家庭结构的变异或家长自身的恶习,如父母离异、有盗窃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孩子受到腐蚀,导致行为习惯不良。学校方面的原因: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教案,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没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不正确也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心理上的某些主观原因也会造成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能正确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看作“英雄行为”,把顶撞老师视作“勇敢”等。有的学生因为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如:自私、任性、骄傲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导致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二、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堂前置,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知道、了解、学习,这就是预习。对中年级学生来说,一般可在新课前一天揭示内容,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预习提纲提供给学生。指导预习的自学导学案,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预习中寻找答案和发现问题。这样既使学生懂得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了新课的学习重点,又使学生逐步掌握了预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