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
●点击学习目标
▲知能目标
骚》(节选)学案
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
1.体会诗歌中移情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2.了解《离骚》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理解节选部分的主旨。3.感受《离骚》的浪漫主义色彩。
▲情感目标
1.感受诗人在述怀反省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2.感受诗人行为高尚、品格圣洁、忧国忧民的完美形象。
▲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绚烂的文采表达诗人炽热的感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2.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3.文言词句的理解。
●刷新知识库存
知识库存1.关于《诗经》
屈原,名平,字原,又白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有深远的影响。※了解战国时代的社平,加深了解。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最伟大的爱国诗人,“楚辞”诗体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会背景与屈原的生
相关链接
2.关于《离骚》
楚怀王三十九年(前300年)春,屈原被排斥流放在汉北。此间创作了《离骚》。它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373句,2490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作者鼎革图治的政治抱负和同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坚强意志,抒发了热爱祖国的炽烈感情,是我国浪漫主义长诗的鼻祖。※在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3.关于“楚辞”与《楚辞》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一批楚国作家在学习楚国民歌基础上,创造、发展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地”,故谓之“楚辞”的一种诗歌形式。《楚辞》则是由西汉刘向编辑的屈原、宋玉等楚国作家作品的总集名。
4.关于“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库》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近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后人大多赞同司马迁及班固的说法。
5.字形辨析
謇:謇謇搴:搴陬:孟陬辄:动辄得咎毗:毗邻:搴摄:摄像慑:慑服
●探究互动平台
f探究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