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学设计
课题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课时
1
班别

时间


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重点
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
难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程备注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检测:
(1)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
(2)什么是互逆命题?请举一例。

(3)什么是互逆定理?请举一例。

2、导入: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f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写出下列真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这些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
(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解:逆命题是:
;它是命题。
(2)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相等;
解:逆命题是:
;它是命题。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解:逆命题是:
;它是命题。
(4)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解:逆命题是:
;它是命题。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例1:如图,已知点P是等边△ABC内一点,PA=3,PB=4,
PC=5,求∠APB的度数.
解析: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

BEA,连接EP,判断△APE为直角三角形,且
∠APE=90°,即可得到∠APB的度数.
解:∵△ABC为等边三角形,∴BA=BC
可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BEA,连
EP,∴BE=BP=4,AE=PC=5,∠PBE=60°,∴△BPE为等边三
角形,∴PE=PB=4,∠BPE=60°在△AEP中,AE=5,AP=3,
PE=4,∴AE2=PE2+PA2,∴△APE为直角三角形,且∠APE=90°,
∴∠APB=90°+60°=150°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逆
定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构造△APE为直角三角形.
例2: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分析: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f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例3:如图,是一农民建房时挖地基的平面图,按标准应为长方形,他在挖完后测量了一下,发现AB=DC=8m,AD=BC=6m,AC=9m,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检验一下挖的是否合格?

解析: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