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党报的性质、定位、受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党报社会新闻与其他类媒体的一般性社会新闻要有层次上的区别,在报道的选择和操作上自然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无论如何,适应当今社会读者的要求,回归新闻本原,这是党报社会新闻的题中应有之义。◆不仅“有意义”还要“有意思”由于党报受到定位、版面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党报不可能像某些生活类媒体那样采取“海量战术”,逢“闻”必报,因此,党报不能见“卖点”就“卖”。党报在占领市场方面,一不靠猎奇和对奇闻逸事的报道取胜,二不靠有关“腥”、“性”、“星”的“猛料”吸引人,三不靠虚张声势的“炒作”制造轰动效应。它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它靠的是新闻信息的权威发布,靠的是新闻报道所透出的深邃性和洞穿力,靠的是对于广大受众的根本利益的关注和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因此,党报社会新闻应该是严肃的、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较高新闻价值取向和良好社会效应的。党报在对社会新闻进行取舍时,一定要围绕“关注度”和“关联性”作好文章。在稿件的选择上,不能“拣到篮里都是菜”,要处理好内容的广泛性与所反映事实的典型性之间的关系。社会新闻报道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手段,而不能把它作为取悦读者、哗众取宠的工具。如果单纯从吸引、招徕甚至迎合某些读者口味的角度考虑,报纸多登一些这方面的稿件,是能够抓住部分读者、起到某种“轰动效应”的,对于扩大报纸发行、吸引广告客户等,也会收到某种预期的效果。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有违党报所担负的神圣使命,而且也会最终从根本上失去读者。选择社会新闻稿件,当然要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之间的读者需求,尽可能多侧面、多角度、广范围地反映到版面上来。作为一级党报,要更多地考虑有没有一定的典型性,见报后对读者有没有教育引导作用,除了“有意义”外还要“有意思”。◆不仅要有意思,还要有用处长期以来,党报仅仅作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而存在,社会新闻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弘扬主旋律、树立正面典型、完成舆论教化等方面。相对而言,比较少地关注读者日常生活方面的事情,有的读者戏言,党报是大报,大报报道的自然是大人物,小人物、小事件、百姓的吃喝拉撒自然不在报道范围。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也反映出党报某种程度地存在着的重政治、轻民生的状况。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与之相应的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形成。公民社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公民对于自己的经济利益、自身社会权利的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