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糯迤安小学2011年秋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教师:顾肖一、基本情况概述六年级共有学生76人,大多数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二、考试情况我班共有76人参加考试,其中60分以下的有39人,占5132;80分以上10人,占1316。总分4328分,平均分5695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分析学生的语文素质,透视教师的教学行为,我认为本次测试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基础知识掌握较牢。试卷的(一)至(四)题基本都属于基础知识部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率较高。对汉语拼音,“课标”的主要要求就是能够正确拼读,从第一题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基本能够达到要求。后面的成语填空、归类、找规律、按要求写句子、默写古诗都失分不多。(二)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次的阅读题的命题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命题从查字典、字词的理解和掌握、标点符号、句子的改写、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课文内容的把握及课外知识的积累这几个方面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从基础出发,注重能力考查,不搞偏题、怪题、难题,题型和题量也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三)能写出基本合格的作文。作文共有两道题,学生任选其中题作文,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范围比较大,选取材料容易。学生大多行文顺利,完成了450字左右的文章。由此可见平时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训练抓得比较紧。(四)缺乏应变能力。从试卷情况来看,学生缺乏对试题的变通能力。如平时能倒背如流的古诗、对联,一旦要求用到具体的环境就茫然。综合修改还不能前后联系起来改正错误等等。(五)表达能力还需提高。本次习作基本属于想象作文的范畴,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再进行作文。部分学生能写出较为新颖、有趣的习作,但是多数学生作文内容较为平淡,或者把以前单元题或毕业模拟题中已经训练过的作文硬搬上试卷,鲜见想象丰富,表达生动,充满童趣的好作文。这一方面说明学生思路还不开阔,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想象能力不强。(六)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