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大学》与《中庸》,皆节选自《小戴礼记》。至宋时与《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里面的有些言论现在看起来不免有些过时,但修身养性之道还是很值得一习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中庸则主要是让人要保持中正平和之像,这里的庸不是庸碌无能的庸,而是平常普通的意思。中庸之道,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所谓过犹不及,凡事处处钻牛角尖,走极端这是中庸所反对的。不过有很多人批判中庸之道,那是他们没理解中庸的含义,其实封建社会的愚民之策本身就误解了真正的中庸之
f道,以至于一误再误。我对封建礼教也是不屑一顾的,也不是要为中庸平反,而是一如我序中所说,读书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是好的,有用的我们自然就要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了。其实人们的生活大多时候不就是走的中庸之道吗?平平淡淡才是真吗。大学与中庸里,都有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君子要慎其独。打个比方,一个人在人前表现的一本正经,可一个人的时候就原形毕露了,由此可见此人很虚伪。所以说君子要慎其独,就是在一个人的时候还是很自然的保持和人前的心态举动,那么他的行为作风就是发自内心的。正如小偷一样,别人看的见自然不会去偷,别人不注意时他才动手,一个虚伪的人,不正和小偷的行径一样么?不过慎其独何其之难哉,在一个人的时候发泄一下久抑的情绪总是难免的,但矫柔造作实非修身养性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f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8220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