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分为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在计划经济时代,工程管理服务从筹建处管理到建设指挥部的管理,但由于又具有严重弊端,因此皆被淘汰。之后建设单位自行组织工程建设,由业主自己进行工程建立的监督和管理,但作为一个单位的基建部门,其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结构和水平都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这个时期的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地很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不断被引进国内工程领域。
f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已初步形成了以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法人责任制和建设监理制为标志的管理体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试行工程业主责任制,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仍然存在工程业主的身份不清、业主班子不规范等问题难以持续。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按其规定进行国际竞争性招标和工程管理的工程,创造了著名的“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此后我国在施工企业推行工程管理,整个工程的管理是以咨询工程师为中心的专家管理。随后,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开展建设监理工作的通知》《建设监理试行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工程管理行业有法可依。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2003年,中国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文),明确了发展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04年7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
f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明确了“投、建、管”三分离,2004年11月16日建设部印发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建市2004200号文)。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各地开始了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试点,例如:奥运场馆、世博会、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中心、央视新址、广州亚洲塔等重点工程上均采用了“项目管理”模式。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逐步确立,政府管理经济及社会配置资源方式的转变,国家投资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我国工程管理服务业的产业化加速,工程管理服务市场也逐步发育,行业管理区域规范。二、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1、行业监管部门及自律性组织
f工程管理包括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项目规划、投资与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监理、项目管理等服务,其对象涉及公路、桥梁、隧道、市政工程、水运、建筑等多个行业领域而且这些服务对象分布在不同地区因此不同行业领域的设计、施工、运行及维护均有各自不同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