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节【教学目标】
密度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体验科学探究所带来的乐趣.2.通过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性质.3.了解密度的单位,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4、根据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1.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以及密度的测量.2.密度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数学作图法【教学设计】(一)出示幻灯片:国王做金皇冠的故事引出课题(二)讨论与交流怎样区分表面被涂成相同颜色的铁块和塑料块.设想尽可以多情况,设计可能多的方案.(一)情景导入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辨别物质,如一个铁块、铝块、木块,可以根据颜色、软硬程度来辨别它们.若把它们用纸包起来,怎样区分呢?学生展开讨论,检查课前延伸准备情况.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入手来寻找物质的另一个特性.【设计思路:区分铁块、铝块、木块的方法很多,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学生有话说,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提出了一些方法,老师通过简单的实验来加以否定,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思考,提出新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发生冲突,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二)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62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通过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体积、质量,比较一个小马铃薯和一个大马铃薯的体积、质量,学生能够猜出同种物质组成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通过回忆上一节“测量不同圆柱体的质量”,数量增大一倍,质量也增大一倍.根据生活经验两袋盐的体积是一袋盐的体积的两倍,两袋盐的质量也是一袋盐的质量的两倍,启发学生测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设计思路:“同种物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学生是有体会的,“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这一猜测,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应加以铺垫.】3.设计实验
f本活动的目的是验证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体积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研究的对象是大小不同,形状规则的圆柱体铁块、铝块、木块.要求学生带着思考题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思考题:(1)需要直接测量哪几个物理量?(2)用什么仪器来测量?(3)如何测量?(4)测量中需要收集哪些数据?(5)设计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