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不断进入中小学应用,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必需考虑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4)“云、管、端”是目前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网络架构:建设教育局数据中心的教育云为学校提供丰富的公共教育资源,搭建教育局“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教育城域网作为传输管道实现学校与教育局云平台的接通,为学校、学生、家长、社区、社会提供一站式教育信息服务;配置多媒体教学终端、教室办公计算机、学生学习终端(PAD),最终使教育信息化的成果通过教师、学生的教学、学习活动展现出来。
(5)无纸化教材、电子书包、基于移动终端学习等新型教学、学习方式再进入信息时代后迅速进入中小学校园。可能较短时间内不会在教育领域普及,但是它的进入应该是一种可能的而且是一种趋势。因此,我们需要为学校配置无线学习环境,在教室增加无线AP,PAD学习终端,并能实现集中管理。
三、系统设计
31指导思想
1、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遵循“依据需求、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成熟可靠”的原则。考虑学校首先要满足教学的需要,把服务教学作为数字化校园的出发点;
2、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符合学校长远发展,将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建设和人员培训统筹规划;
3、分阶段实施及完善项目建设;4、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发挥现有硬件设施与应用软件环境的作用;5、数据集中: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数据仓库,集中管理数据,达到存储安全、信息集中、高效利用的目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6、应用集成: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应用界面风格、统一数据交换标准。
7
f32建设目标
1、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接入,添加防火墙,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网关类产品,
2、完善健全网络系统管理、监控及网络系统安全。3、配置移动教学数字终端。4、建立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教学、网上服务”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配套建设一个本地化的数据中心。5、建立统一的个性化门户,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应用平台,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6、建立基于各类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技术方案
331采用“多网合一”网络组网方案,网络按照扁平化二层架构设计。随着网络技术、语音,图像、数据系统数字化处理技术的成熟,未来的网络技术将向
着使用简单、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在同一个网络实现语音、图像、数据三种数据在网络应用层采用统一的TCPIP协议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学校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