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设计的要明白软件只不过是替代了传统的图板和丁字尺的一个工具而已。应当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纯粹的设计构想当中,而不是让自己被这些功能庞大的软件给捆绑。二,机械设计过程概述。
1,形成设计构想和完善整体策略。机械设计的过程往往是从整体到局部细化的过程。所谓整体,就是指一个总的全局观。比如拿到某个课题(设计某样功能的机器),首先要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总体的模糊性的设计概念
(这时要考虑的是一些全局性因素)。比如要考虑客户要加工的料的材质(各项物理性能
硬度强度屈服点耐磨性韧性比热密度。。。。。),形状(板材还是型材还是铸件锻件。。。),再比如要考虑你所将设计的机床的大体尺寸,总高,总长,总宽(考虑到实际车辆和道路运输情况再决定该机是散装运输还是整机运输)。在考虑这些大致方向性的基础要素的同时也要同时考虑初步的机床功能实现方式。也就是采取何种工艺或方法来成型,就目前的成型方式来说可分不去除材料的方式和去除材料的方式以及增加材料的方式。
不去除材料的方式有:铸造锻造挤压冷轧折弯滚压卷圆弯管旋压。。。
去除材料的方式有:车削铣削钻削刨削磨削拉削锯削插削冲压裁剪激光切割水切
割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火花电蚀。。。
增加材料的方式有:焊接分层轮廓加工(3D打印机)在如此多的成型方式里借鉴和确定某一种最合适的成型方式作为所要设计的机床的最基础理论架构。2,确定机床初步结构方式。基于上述内容确定一个初步的机床结构布置性方案。比如客户提供的要由你所设计的机器加工的料是类似工字钢一类的较长型材(此时要综合考虑在机床加工时客户上料以及下料的便捷性,安全性等因素,同时考虑客户是单条加工还是成捆多条同时加工。)在此状况下我们可能就会倾向于确定大概设计思路是在加工时候采取被加工件固定(静止)而采取刀具以及
f刀具总成移动的初步策略(类如激光切割机)。当然,结合实际情况也可以采取工作台(物料)移动形式(类如龙门铣床)。有了个大致性的初步策略后,再接着就要考虑机床的生产效率和精度要求。对于此两项要求肯定是要结合设备造价来确定。例如是否采用多工位结构,是否采用多机头结构,是否需要加快各部位工进或快进的速度(速度高了对于驱动的功率要求就大了,又要考虑速度高了机构惯性大了,定位精度下降了,若采用大功率大惯量的电机就直接意味着成本的上升。)此时也要兼顾机床整体的刚性以及重心问题或考虑必要的结构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