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电子货币2、货币价格标准3、特里芬难题4、跛行本位制5、货币替代6、货币结构7、货币流通速度8、格雷欣法则9、无限法偿10、准货币11、征信12、现值13、信用工具14、利率体系15、国家信用16、利率市场化17、货币时间价值18、社会征信体系19、信用20、可贷资金理论21、国际收支22、汇率23、远期外汇交易24、国际资本流动25、外债26、国际收支平衡27、外汇28、浮动汇率制29、货币危机30、国际储备1、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
ter
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或“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中用来支付的价值。这种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2、货币价格标准: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价格标准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金属量,货币的价格标准即法定的货币的单位及其划分的等分,例如元、角、分。3、特里芬难题:是指以单一国别货币(如美元)充当世界货币时,该种货币将面临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提供充分的国际清偿力之间的矛盾:若美国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就会发生过剩现象,造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机;相反若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短缺现象。4、跛行本位制:是由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过渡时期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金铸币和银铸币都规定为本位币并有固定兑换比率,但国家规定金币可以
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自由铸造而银币不允许自由铸造,这就决定了银币在现实流通中无法起到本币的作用而仅仅充当辅币角色。5、货币替代是指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因对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大规模货币兑换,从而外币在价值储存、交易媒介和计价标准等货币职能方面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6、货币结构:又称为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是指各个货币层次之间的比率(流动性较高的货币与流动性较低的货币余额之间的比率)。7、货币流通速度:即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周转率。货币流通速度可以看成商品价值总额与充当商品交换媒介货币量的比值。8、格雷欣法则:是指在双本位制下出现的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具体来说,当黄金与白银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不一致时,市价比法定价格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在流通中的数量逐渐减少,市价比法定价格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在流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