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理标准管理风机和风筒。
(10)机头机尾盲巷处设置栅栏,并挂“禁止入内”警示牌;
2上下安全出口管理标准(1)综采工作面设计时必须考虑端头设备配套,保证上下行人安全出口宽大于07m,巷道高度不低于18m,当安全出口不能满足规程规定的要求时要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出口安全畅通。(2)因人为因素造成上下安全出口过窄人员无法通过时,要按事故进行追查;因客观因素造成上下安全出口过窄人员无法通过时,必须现场采取措施(如在电机上设置爬梯和护栏),确
5
f保人员能安全、顺利通过。(3)机轨合一巷在列车段必须满足700mm的行人宽度要
求。(4)行人通道内不得堆放任何物料。(5)当推移刮板运输机机头和机尾时,严禁行人通过安全
出口。(五)工作面支护管理标准1液压支架的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2液压支架实行编号管理;不得缺梁少柱,无死架和不接顶
架。3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超过±
50mm,支架中心距偏差不超过±100mm;相邻支架不能有明显错差(不超过顶梁侧护板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超过规定(<200mm)。
4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7°液压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5°工作面倾角≥15°时,液压支架(柱)必须增设防倒防滑装置
5煤壁平直,与顶底板垂直。伞檐:伞檐长度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薄煤层≤150mm,中厚以上煤层≤200mm;伞檐长度在1m以下时,伞檐最突出部分薄煤层≤200mm;中厚以上煤层≤250mm。
6及时移架,端面距最大值≤340mm,大采高支架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支架工采取邻架操作,在架内操作,移架时必须先降柱,使顶梁离开顶板50200mm后,停止降柱迅速移架;对于破碎顶板允许“擦顶移架”或“带压移架”。每次降架的幅度
6
f不超过顶梁侧护板的23。顶板破碎处要跟机拉架或拉超前架,支架前梁接顶要严;拉超前架段,两侧支架要拉半个步距,保证人员在支架内行走方便。
7回收率达到规定要求,不丢失顶底煤,浮煤清理干净(工作面在2m2内浮煤均厚度不超过300mm)。
8支架内缆线吊挂整齐,标识清晰。按要求设置采高链,采高超过40m的工作面支架设置防护网。
9需要进入溜槽内检修时,必须先闭锁刮板运输机,并由带班队长或班长现场监护,确认工作面无漏矸、片帮等危险后,方可进入检查。检修结束后,确认溜槽内无人时,方可解闭锁开机。
10支架电控设备有防护措施,防止淋水和煤尘。液管和水管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严禁用水冲洗电器设备。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