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开创官商联姻的历史先河
作者:张高陵来源:《中国商人》2011年第10期
公元前239年,即秦王赢政八年的一天,秦国首都咸阳的集市门外热闹非凡,人们蜂拥争看挂在市门上成片写满文章的竹简,旁边贴有告示说,如果有谁能够将此书增删一字,便赏赐千金。这就是《吕氏春秋》为刊行所做的宣传,颇多自信和霸气。原来编纂者是当时身为秦国丞相的吕不韦。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是需要大写特写的。作为一个商人,他开创了官商联姻的历史先河,甚至说他改变了中国历史也不过分。作为有史以来的最大投机家,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他的一生经历,对后人的影响很大;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他的权术、公关手段、自我炒作的广告宣传等做法,仍然是比较前卫的,是梦想成功的人士学习的楷模。把吕不韦称为盖世英雄虽然会有人反对,但他绝对是一个千古奇人。
吕不韦总是能够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公元前260年,他还不过是一个贾于邯郸的商人,但正是邯郸,让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邯郸是赵国的都城,早在殷商时期这里已经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因为商业发达,这里的歌楼酒肆常聚合着四方商贾与游士,或鉴赏珍宝、描山绘水,或谈天说地、纵横天下,使得邯郸的文化成为四方羡慕向往的时尚标志。
《庄子秋水》说,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到邯郸,看到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很优雅,就跟着学起来,结果不但没有学好,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这就是成语邯郸学步的典故,由此可以想知邯郸对于四方的感染力。
但是,在这个繁华浪漫、风雅绰约的城市,却有一个郁郁不乐的青年,被排斥在社会主流文化之外,他就是被已露衰象的秦国无奈地送到赵国做人质的王子子楚。
吕不韦是一个极具政治敏感性的商人,发现子楚有回秦国继承王位的可能,便出资帮助子楚。子楚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发现吕不韦身边有一位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邯郸女子,请求把此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破费了大量家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