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
作者:成克刚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1年第11期
课堂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受到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课堂45分钟要有质量,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运用新理念,渗透教学新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现就这一问题,从语文的角度简要地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把握课标,加强学法指导,还主动权给学生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合作、互助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真正体现这一过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切实转变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纵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者到学习的主动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要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如朱则光老师让学生在表演时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好的予以表扬和肯定,不好的给以指导,让师生之间信任度得到极大提高。
3、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朱则光老师谈到他教学《百合花开》(林清玄)时,说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再进行交流,然后再引导学生谈认识、谈看法,谈思维。此举效果十分显著。
二教师要充电,轻松、高效率的教学来源于师者渊博学识的支撑
朱则光在《百合花开》的教学中,说明了朗读情感处理得当不仅可以感染学生,也能让台下听课的老师动容。朗读课文时语言的快慢、语音的顿挫,节奏的舒缓,段与段的过渡……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要到位。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朱老师抓住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一切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教育无痕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大道至简,习惯第一,张扬个性的人文教育是为师之本
老师教学的教和学生学习的学合起来就是一个词习惯。教育的实质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文明习惯,良好的处世习惯……只要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便达到了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正如葛维春老师说的“学生学不好语文,责任不在老师而在于学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大多感叹道:教书多年,对于“习惯”一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惭愧之至哉。
四悉心诱导,成功的激发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朱则光老师上综合性学习课《我爱我家》时,说若将西方教育模式同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结合起来,遵循新课标的要求,那么教师的教学一定富有创造力和感染力。那堂课情趣盎然,气氛活跃,充满笑声。
新课开始可用一首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