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摘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两大基本工具,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需要加强与优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使之形成合力,提高运行效应,以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关键词】新常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道义劝说;窗口指导;社会保障一.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回顾一般来说,两大政策配合有双紧、双松、松紧和中性四种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两大政策协调配合大致可总结为六个阶段。一是1979年至1992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两大政策是以“松”为主的协调搭配;二是1993年至1996年,两大政策从“双松”到“双紧”,对于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三是1997年至2004年,我国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四是2005年至2007年,我国实施了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五是2008年至2010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为防止经济严重下滑,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六是2011年至今,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一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2004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回落到一位数增长,2012年至2014分别回落到7.8%、7.7%、7.4%的年增长率,2015年一季度,增速回落至7%,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将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二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我国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2015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创造就业和稳定就业的主渠道,需求结构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收入分配趋于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出现了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分配改善的新趋势,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均衡性和包容性明显增强。三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我国经济正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型的新常态经济。2015年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比工业平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与互联网有关的新型业态继续高速扩张,网上零售额增长41%,快递业务量增长46.8%;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正加快孕育。四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缺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