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鼓浪屿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很开心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游览厦门鼓浪屿。我是大家厦门之行的地接导游。我姓连,大家可以叫我小连。今天为我们开车的是蓝师傅。蓝师傅在旅游行业可是德高望重的,由他行车,大家可以放心、安心。现在我们的车行驶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厦门目前最繁华的商业街,它建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条老街,街旁建筑为骑楼式(将楼的下层部分做成柱
廊式人行道,使楼层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故名骑楼),这是厦门一大特色。中国南方城市和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多有这种骑楼。这主要是考虑到厦门地处亚热带,有时阳光照射强烈,有时又是风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骑楼下防晒避雨,自由行走,随意购物。中山路是厦门的主要商业街,也是厦门的文明街,品种繁多齐全,国货、洋货均有。各位团友,渡船时间约为六分钟,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鼓浪屿。看,对面的小岛就是鼓浪屿,这条江叫鹭江,也叫厦鼓海峡,宽600米。鼓浪屿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19万。宋元时期称“圆沙州”,明朝始称鼓浪屿。因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浪冲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为“鼓浪石”,小岛也就叫鼓浪屿了。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各位团友,码头到了,这个码头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码头很小,是1937年建的。这里原来是西方列强贩卖中国劳工出洋乘船的地方,那时,洋人辱称中国劳工为“猪仔”,这里也曾被称为“猪仔码头”。大家看过《海囚》这部电影吧,那“海囚”就是从个码头乘船出发的。1976年为解决乘船拥挤的问题,政府投资建了这个“钢琴码头”。因为鼓浪屿是“音乐之岛”,要使游人一踏上鼓浪屿就能感受到音乐的氛围,大家看这是不是有点像张开的三角钢琴?各位团友,鼓浪屿除了少量观光电瓶车外,没有其他车辆,在岛上步行别有情趣。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鼓浪屿欧陆建筑的风采吧!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厦门成了“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帝国主义强占鼓浪屿达5年之久。先后有13个国家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人贩子纷纷踏上鼓浪屿,建公馆、设教堂、办学校、炒地皮、贩劳工,还成立领事团,设工部局和会审公堂,把鼓浪屿搞成“公共地界”(租界),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典型。抗战时期,鼓浪屿又因是“万国公地”成为难民避难所。1941年12月7日,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