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6S”管理培训学习总结
f关于“6S”管理培训的心得与体会
2011年9月6日、7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学院举办举办、由大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邓敏培训师主讲的关于“6S”管理课程的培训,该次培训以目前流行的“6S”现场管理理论为支持,结合实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比较生动有趣的阐述了“6S”管理方法的实行和开展,让本人受益匪浅,现将此次培训的体会做以总结。一、“6S”管理理论依据“6S”对企业员工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词了,但对学校老师来说还有些陌生,推行一种新的理念式做法,首先要执行者清楚为什么做,怎样做是非常重要。一)“6S”定义6S:指的是由6S的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和英文SAFETY(安全)这六个单词,由于这六个单词前面的发音都是“S”,所以简称为“6S”。1整理:将办公场所和工作现场中的物品、设备清楚的区分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对需要品进行妥善保管,对不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目的:提高工作效率。2整顿:将需要品依据所规定的定位、定量等方式进行摆放整齐,并明确地对其予以标识,使寻找需要品的时间减少为零。目的:消除“寻找”现象。3清扫: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整洁的状态,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目的:提升作业品质。4安全: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给员工带来即安全又舒适的工作环境。目的:前面“5S”的实施的前提。5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并对其实施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目的:创造明朗现场。6素养:以“人性”为出发点,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目的:命令、纪律贯彻执行。二)贯彻6S管理的要领(一)整理1你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2制定要和不要的判别基准。3要的物品调查使用频度,决定日常用量。将物品区分为“常用,偶尔使
f用,不使用三类”,然后将1)常用物品安置在现场;2)偶尔使用物品放在固定的储存处;3)不使用的物品清除或处理掉。4每日自我检查,不断改进。(二)整顿1整顿的结果要成为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出所需要的东西的状态。2要站在新人、其他现场的人的立场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