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隐喻、转喻视角下的一词多义解析
作者:王月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2期
摘要:新义项的产生不是随机的、偶然的、盲目的,而是在人类认知参与下语言历史变化的结果,因此从认知角度下分析一词多义现象能够比较清楚地揭示一词多义的根源与本质。本文主要利用隐喻和转喻的思维方式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从而使一词多义现象表现出明显的认知理据性。
关键词:一词多义;隐喻;转喻
作者简介:王月(19905),女,汉族,山东省武城县人,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1
1概念简析
近几年,隐喻和转喻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研究赢得了众多学者的青睐,成为大量学术期刊和博论文讨论研究的焦点。
11一词多义
作为科学术语,一词多义首先由法国语言学家、现代语义学奠基人MBreal于1867提出。Breal认为一词多义指一个词项拥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密切相关的意义的语言现象。Breal对一词多义的定义有效限制了一词多义研究的范围,明确了科学意义上一词多义研究的对象。例如,英语中名词“bark”拥有三个基本义项:(1)狗叫声,吠声;(2)吼叫声,很大的响声;(3)树皮。其中,前两个义项为相关义项,属于一词多义范畴,第三个义项与其他义项并不存在共享的语义内容,属于同形异义的研究范围。
12隐喻和转喻
隐喻和转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域”的不同。隐喻的本体和喻体属于不同的范畴,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关系;而转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映射是在同一个域中进行,事物与事物之间具有邻近性关系。第二,隐喻的投射一般都是单向的。例如(1)她的微笑像阳光般灿烂。句(1)是隐喻,“阳光”充满了温暖,使人感觉舒适,把“阳光”映射到“她的微笑”上,说明她的微笑予人一种温暖温馨的感觉。转喻的投射一般都是双向的,事物的突显性呈现在同一域中,可因不同的视觉而转换。例如(2)美国白宫最近出台了一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新的政策。句(2)是转喻,属于转喻中的“地名与机构”思维结构,“美国白宫”替代“美国政府”。
2从“脑”认知隐喻、转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A脑是实体
脑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有时,使
用者习惯用“脑”来指代“头”,此时“脑”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体,可以抽象并隐喻为容器。
①脑袋、脑壳、脑瓜、大脑、小脑
②头昏脑涨、脑满肠肥、瘪头瘪脑、置之脑后
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