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十项制度
一、领导责任分工制度
每位领导代一门课参加一个教研组联系一个年级组蹲点一个班级每周至少听一节课。
具体安排
二、常规教学检查制度
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抓常规“七环节”教、备、批、辅、考、析、补落实常规检查。
1、教。指课堂教学。突出“生本与生成”创设高效课堂。要求
1、深刻研究“生本与生成”尤其是“有效的动态生成”的理论知识。自主读书相互交流。
2、课堂中保证每个设计的活动都是有效的。教师对于每个教学活动的目的性、适用性及其内在品质都要非常明确。
f3、教师要从高从严对自己的专业和教学业务做出要求。勤练基本功勤学教育教学的艺术化与人性化知识。
4、吃透教材的教育精髓。准确把握重难点充分调动各项教材中体现的“教与学”的积极因素善于运用相关的有益有效之教学策略达成教材本真的教育教学目的。
杜绝1、随意性课堂2、低效、无效课堂3、“一言堂”课堂。教务处每次抽查会有等级评定记录如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课堂。
2、备。指课前备课。打造“有效”和“高效”的课堂备课是前提。我们希望以集体备课作导引个人备课为主流提供资源平台共享如年级教学资源库以博客或FTP的形式加强对检查的督导。对备课上课的具体要求如下
f3、批。指作业批改。总原则“详批、略批”相结合不能不批。一月一反馈。要求1、各备课组确定好详批、略批的作业类型原则是布置了的作业就要批。2、每月互查或教务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抽查作业批改情况3、每位老师对作业批改的反馈有记录有分析有研究有调整对策。反馈形式不限可以是作业本封面的标志、表格、记录本、或直接在电子备课表中体现。4、根据反馈形成错题集同时要求作业本、试卷上一定要有更正。
4、辅。指培优辅差。树立“培优辅差”的工作意识“因材施教”。力求打造尖子生提高后进生。要求老师们在“有人数限定、不占学生学科时间、禁止有偿辅导”的前提下进行此项工作。对培优辅差工作要有辅导计划、有效果分析、有培养目标设定、有过程记录。
5、考。指考试。我们要规范考试管理抓好考前复习、考试命题、考试实施、考后分析等工作发挥考试检查、反馈、导向、调节作用。每学期都要对单元考试卷和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定位、难度、高度等做出明确要求。对各备课组的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