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疏肝汤治疗肾虚肝郁型阳萎例临床观察
补肾疏肝汤治疗肾虚肝郁型阳萎158例临床观察更新日期:20090509点击:周安方关键词:阳萎肾虚肝郁型中医药治疗补肾疏肝汤阳萎一病,古代医家多责之于肾,今有学者认为当责之于肝。笔者发现,以肾虚肝郁相兼之患者比较多见[1,2]。近5年来,笔者运用补肾疏肝汤治疗肾虚肝郁型阳萎158例,收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8例中,20~30岁者31例,31~40岁者33例,41~50岁者40例,51~60岁者47例,60岁以上者7例;病程在1年以内者59例,1~5年者53例,6~10年者35例,10年以上者11例。西医病因诊断,属精神性者57例,内分泌性者60例,血管性者21例,神经性者6例,药物性者4例,其他10例。临床分类:原发性阴茎从未进入阴道进行性交61例,继发性曾有过成功性交,但后来性交不成功97例。病变程度:0度阳萎以来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勃起35例;Ⅰ度有时勃起,但性交时消失52例,Ⅱ度勃起无力,不能完成性交71例。12诊断标准:①阴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勃起;②阴茎有自发勃起在睡梦中或清晨膀胱充盈时,但在性兴奋时不能勃起;③阴茎在性兴奋初期可以勃起,但当试图性交时不能勃起;④阴茎在试图性交时勃起,并可勉强插入阴道,但插入后随即疲软。具备上述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阳萎。13例。14辨证依据:1肾气亏虚:①腰膝酸软或酸痛;②性欲淡漠;③精神萎靡;④发落齿摇;⑤2肝气郁结:①易怒;②抑郁寡欢,善太息;③胸胁满闷;④胸胁少腹胀痛或窜痛;⑤心烦失眠;⑥脉弦。具备上述任何两项者,即可辨证为肝气郁结。2治疗方法21中药治疗:均服补肾疏肝汤由熟地黄、枸杞子、淫羊藿、巴戟天、刺蒺藜、川芎、郁金等药组成。偏于肾阴虚者,可酌加制附子、肉桂、仙茅;偏于肾阳虚者,可酌加天冬、玄参、龟板;血清睾酮低者,可酌加鹿茸、蛇床子;血清黄体生成素低者,可酌加鹿角胶、龟板胶;血清催乳素高者,可酌加麦芽、山茱萸;动脉性者,可酌加炮山甲、水蛭、蜈蚣;静脉性者,可酌加人参、黄芪;神经性者,可酌加人参、制马钱子。1剂d,水煎分3次服。1个月为1疗程。22注意事项:①忌烟酒,注意劳逸结合;②鼓励患者增强信心,积极治疗;③第1疗程要严禁房事;④患者在治疗期间要顺其勃起之自然,千万不要通过手淫或性想象等方法迫使阴茎勃起;⑤即使治疗后尺脉沉弱。具备上述任何两项者,即可辨证为肾气亏虚。病例选择: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