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性的报告信息,这种关联性应是此前未知的或尚未证实的19血管合体膜:所谓胎盘屏障是有合体细胞、合体细胞基底膜、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血管合体膜(VSM)20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21生物等效:两种药物的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相同,那么这两种药物生物等效,它们的疗效也相似。22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相隔一定时间内使用两种或多种药物23精神活性物质:系可显著影响动物或人精神活动的物质,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烟草、酒精及挥发性溶剂等不同类型的物质24对照试验:是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结果,一组用新药,另一组用安慰剂25A型不良反应: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其轻重程度与用药剂量相关,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等26B型不良反应:指与药物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高。包括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反应。B型不良反应分为遗产药理学不良反应和药物变态反应27C型不良反应:与药品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发生,其潜伏期长,药品与不良反应之间无明确的时间关系,机制不清楚。28安慰剂:是指本身没有药理活性而作为临床试验中阴性对照的物质29安慰剂效应:尽管安慰剂其本身无药理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安慰剂可产生治疗作用,如镇痛、镇静等30给药个体化:通过测量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计算各种药动学参数,然后设计出针对患者个人的给药方案31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又称治疗窗,是指最低有效浓度与最小中毒浓度之间的范围,应以此作为个体化给药的目标值和调整血药浓度、设计给药方案的基本依据,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避免毒副反应32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医源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33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过程。34盲法试验:让医生和病人知道每一个具体的受试者的是试验药还是对照药35双盲试验:凡是医生与病人同时接受的盲法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36单盲试验:医生知道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是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