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最终他选择在弟
4
f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可概括苏格拉底的观点是法律
至上,严格守法。
(2)第一小问背景,结合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和苏格拉底生
活的古希腊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史实,分别总结
二者法制观念形成的背景;第二小问价值,总结二者法制观
念对当时和后世的共同作用即可。
【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
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
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
严格守法。(5分)
(2)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
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
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
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
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
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
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
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
的延续
5
f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
化政策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由材料“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
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
法、道等各种思想”可知道家和董仲舒的儒家学说都兼采众
家之长以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故选C项;汉景帝平定七国
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排除A项;
秦统一六国后“焚书坑儒”,奉行法家学说,打破了百家争鸣
的局面,排除B项;文化政策是国家对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制
度性规定,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
政策,排除D项。
【答案】C
2.(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
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
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
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影响
【解析】材料中“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
亦趋整齐”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其核心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