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墨子》中有关于“圆”
“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
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
《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
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
层的旨趣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
【解析】材料中只是提及《墨子》中关于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
的记载,并未体现出其它学派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
子》中有关于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
体系,故B项错误;《墨子》中
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
究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墨子
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贵族阶层是不太可能去研究科学的,
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1
f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
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孟儒学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点,分别归纳孔孟的儒学思想和汉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孔孟思想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以民为本,以道德教化民众;汉代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小问发展,宋明理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更加重视《论语》《孟子》;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更加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答案】(1)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
2
f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