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讲授提纲上篇土壤学基础第一章绪论Soilisthebiologicallyactivestructuredporousmediumthathasdevelopedbelowtheco
ti
e
talla
dsurfaceo
ourpla
etSoilisa
esse
tiala
ddy
amicpartofthee
viro
me
talsystemexisti
gatthei
terfaceofthegeospherehydrospherebiospherea
datmosphere§11土壤的基本概念一、不同土壤学家对土壤的定义(土壤概念及土壤科学的发展历程)1、中国古代的朴素观点:有关“土”和“壤”的解释。2、1618世纪①、Va
Helmo
t(范赫尔蒙特):土壤是植物的立地条件,和水分的供给者。②、ADThaer(泰伊尔):“植物腐殖质营养系统。”认为腐殖质是土壤中植物的惟一营养物质。3、19世纪:开始探讨土壤的形成机理(土壤发生学说的开端)。①、1840年:德国化学家JVomLiebig(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认为土壤的矿质养料是植物吸收的主要营养物质,由于植物的长期吸收,致使土壤矿质养料储量减少,必须通过施用化学肥料如数归还土壤,才能保持土壤肥力的永续不变。②、19世纪下半叶,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定义土壤,解释土壤
f的发生:土壤是岩石风化过程的产物。代表土壤学家有:德国地质学家FAFellow(法鲁)FVRichthofe
(李希霍芬)ERama
(拉曼)。4、19世纪7080年代:著名的俄国土壤学家BB道库恰耶夫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土壤分布的地带性学说”。从而奠定了现代土壤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俄国的BP威廉斯,提出了土壤统一形成学说,建立了土壤结构性和肥沃性(肥力)概念。在此阶段,直至20世纪,俄国和苏联土壤学者开展了土壤组成、特性、分类和土壤调查与制图研究,提出了土壤的较为经典发生学定义: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包括海、湖浅水区)。5、①、20世纪20年代,美国土壤学家CFMarbut(马伯特)提出了土壤分类的概略模式,特别对土系进行了划分。以GuyDSmith(史密斯)为代表的美国土壤学家建立了土壤系统分类,提出了以三维单个土体(pedo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土壤分类的主要依据等。②、20世纪下半叶至今:土壤学家们对土壤的研究由土壤的发生、土壤肥力等转向着重研究土壤的环境功能,提出了土壤的环境自净能力等概念。前西南农业大学侯光炯教授、院士提出过“土壤是个类生物体”的概念。他认为,“土壤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历史体”,提出了土壤生理性的新观点。二、土壤概念的完整表述1、Soilisthebiologicallyactivestructuredporousmediumthathasdevelopedbelowtheco
ti
e
tal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