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东康一中课时教案
第八课百家争鸣
授课人:
授课时间:2018年10月日
教材分析
百家争鸣这是一个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相辉映的局面,它谱F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序曲,其精华仍具有为现代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同时它涉及到的儒家学派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发展形成是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该课的学习能让生深切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增强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因此该课地位非常重要。但这节课知识容量大,理论性强,人物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述、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孔子和战国诸子百家对后世及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增进民族自豪感;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教学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滚动图片,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春秋时期政治风云变幻,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有思想的人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形成了很多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设问:这一时期主要都有哪些学派?这些学派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
f一、老子多媒体出示黑格尔的话,指出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设问1:老子是何许人也?设问2:老子主要思想是什么?设问3:老子的这些思想主张集中在哪一书中?老师讲解:老子的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我们现在还流传着很多故比如“塞翁失马”“滴水穿石”,这些都体现了老子朴素辨证的思想。但他有消极的一面。如清静无为,万事不要去争。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人和事。学生介绍老子生平,结合课本,学生思考回答,并学生做好笔记。二、孔子和儒家学说过渡:春秋时期还有一位思想家,他被人们称为“孔圣人”,他是谁?第一步:学习思想政治主张设问1:在你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播放孔子视频。老师指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设问2:为什么孔子是大思想家?他有哪些重要思想主张?出示材料“马棚失火”“苛政猛于虎”典故。设问3:这些典故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仁r